从历史角度而言,喀左泥料出现的时间远比宜兴泥料早得多,它是红山文化之后出现的红土,严格来说这红土就是紫砂,因其烧成后会变为紫色且带有砂粒感,故而简称紫砂,不过它的弱碱性较强,含铁量也有,但主要是缺少石英,且粘土的粘性稍差一些。喀左的这种料子真正被称为紫砂是近二十年的事,此前也叫红土,并无其他特别的概念。而宜兴紫砂自明代以来,历经这么多年,时大彬开创其调砂,逐渐使我们的紫砂得以固化,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,其石英较多,含铁量较大,板结体烧成后双层孔气片较为浓厚,这是宜兴紫砂的特点。而且宜兴紫砂抓起成团,拍打成片,可塑性较好!
喀左紫砂是火积成岩,其成岩性质不同,两者可谓各有千秋。但总体来讲,若论做茶壶,宜兴在技术方面,包括烧制、练泥等更具优势,当然,其工艺就更不必说了,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、创新思想以及浓厚的人文文化气息,喀左在这些方面则相差甚远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它若想与宜兴媲美,恐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。
那么喀左紫砂有无未来呢?也是有的。我觉得应该另辟蹊径,之前我就跟他们的张县长说过,别再做紫砂壶了,可以去做花盆、壶承或者一些雕件,亦或是一些紫砂装饰等,应单独划出一块不依赖于泡茶养壶这类,如果一味跟着宜兴走,就没有特色,也很难超越。之前我跟他们讲得很清楚,紫砂最主要的还是其人文文化和人才方面,原本我打算去喀左看看,结果现在那里有些人才稍微好点的,价格挺高,不太好沟通,且创新能力极弱,要让他们改变也很困难。我个人认为人文这块最为重要。
那么现在既然叫紫砂,且要与宜兴作参照,那就离不开紫砂的属性,无论是透气性、素面素心、油性、装饰还是结构等方面,一定要有与之相比较的意识,不比较怎么看得出呢?若说做日常用的,就显得层次较低,除了工钱料钱就更没什么发展了。我们的茶具可以作为普惠的,但普惠的往往是借助于机械或智能实现量产,而量产的东西既然利润微薄,就不会有更多的研发以及更多文化、艺术方面的附加值附加于其上。好了,关于这个问题就谈到这里,希望大家关注我!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权,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