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样都是茶叶,为什么白茶这么像“树叶”?看完就明白了

《1》 今年福州的六月天气,能用“怪异”二字形容。 昨天32℃,今天一觉起来19℃。 忽高忽低,变幻莫测,犹如坐过山车一般。 有时天上还会同时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。 左边晴空万里,右边乌云密布。 真是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情却有情”。

《1》

今年福州的六月天气,能用“怪异”二字形容。

昨天32℃,今天一觉起来19℃。

忽高忽低,变幻莫测,犹如坐过山车一般。

有时天上还会同时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。

左边晴空万里,右边乌云密布。

真是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情却有情”。

对比往年的六月,可谓是,盛夏已至,酷暑未到。

虽不及八月那般,让人为之恐惧。

但也是夏风张扬,晴川日暖。

回想去年六月初,和李麻花在树荫下喝茶聊天。

微风徐徐吹过面庞,别提多惬意了。

今天在翻看茶友留言时,看到这么一条,内容是:“为什么白茶长得像树叶一样?实在欣赏不来!”

村姑陈看到疑惑了,白茶长得像树叶?

想必这位茶友一定不了解白茶的工艺。

于是特此写了这篇文章,来聊一聊白茶为什么会长得像“树叶”。

《2》

白茶的特殊工艺造成它的外观更自然。

六大茶类有,绿茶,黄茶,白茶,青茶,红茶,黑茶。

不同茶类的工艺不同,形态也不同。

绿茶的工艺是,杀青,揉捻,干燥,绿叶清汤,叶底颜色以嫩绿色为主。

外形有,在制作过程中一边炒一边压,扁平状的龙井;有茶的条索是卷曲在一起的,螺形状的碧螺春;还有卷曲形的,毛尖。

而制茶时加入揉捻及其他特定工序的武夷岩茶、桐木红茶等,以条索状为主。

传统工艺加工的白茶,不杀青,不揉捻,主要制茶工序在于萎凋、干燥,没有其他的步骤让它形变,制作出来的茶叶成品形象最为天然。

白毫银针,取单芽制成,粗壮的芽头旁贴着小叶壳,一旗一枪模样标准。

白牡丹是一芽一、二叶,芽叶俏丽。

寿眉是一芽三、四叶,梗叶舒展。

总而言之,不同的茶叶之间,工艺不同,外形也各不相同。

《3》

之所以会有人觉得白茶长得像“树叶”,很有可能买到或者看到的是低端茶。

说到低端茶,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寿眉。

仿佛他们之间有一种莫名的联系,将它们二者狠狠地捆绑在了一起。

目前来看,寿眉在白茶界中也确实是一款争议比较大的茶。

不了解寿眉的人,认为寿眉“粗枝大叶”,不讲究芽头,是低端茶。

因为它的采一芽三、四叶,外形不如白毫银针、白牡丹优雅,且价格亲民,在市场上非常多见。

所以在一些茶友眼中,寿眉是“低端茶”的代表。

这种想法大错特错!

在白茶市场上,高端与低端,不在品相,而在产区工艺与储存。

低端茶,产区环境恶劣,制作工艺粗糙,仓储随意。

外观品相更是糟糕,没有芽头就算了,茶梗还特别碍眼,拥有超过7、8厘米的超级长梗,全是边角废料制成。

老叶老梗,内质积累不足,叶片颜色发黄、发黑,看不到芽头。

这种粗叶做出来的茶,茶味寡淡,不是味道发酸,就是发苦发涩,带“粗老味”。

极有可能是人为的,以老叶、老梗等边角料,冒充的寿眉。

而按标准采摘的寿眉,有芽有叶有梗。

虽然比起白毫银针来说,寿眉的芽头细、瘦、长,但不代表不存在。

不同等级的寿眉,有不同的长相,但无一例外,都有芽头。

反之,没有芽头,只有叶片和茶梗,且茶梗不正常的茶,即使称作寿眉,也是等级极低的,营养价值远远不够,没有饮用价值。

若有人不小心买到了低端茶,继而认为所有的白茶都是如“树叶”一般,那白茶简直是比窦娥还冤。

《4》

正常白茶的香气滋味是什么样的呢?

优质白茶的香气,有清新自然的毫香,鲜妍馥郁的花香,干燥舒爽的干草等等,香气清晰,富有层次感。

滋味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,鲜香醇爽,喝起来醇厚饱满,细腻绵柔。

譬如,今年(2024)的牡丹王《春望》。

第一冲,初揭盖的时候有草香,有花香,有木香,有蘑菇野菜….

等微凉一些再揭盖,闻到的是极度清新的毫香。

汤感是糯糯的,细细地包裹住了舌面,给舌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滑滑的珠衣,喝茶的体验感是极好的。

第二冲,揭盖便是浓郁的野草、野花的香气,盖香的中调是,微熟的花香。

这一冲,稠糯度略降,但滋味感加强了,汤水中能喝到分明的鲜花香,野性的鲜草香,清脆的竹叶香以及几分林木的深遂清长,让人迷醉心神。

第三冲,内含物质大量释放,一众香气变得更多、更饱满、更深邃而更高级,待盖子渐凉,花香渐渐淡出,木质香与野草香倒愈发分明。

刚出汤时,公道杯中白毫纷飞如鹅毛大雪,是往年的牡丹王,不曾有过的华美景象,汤水稠度持平于前一冲,但滋味加强了。

三冲下来,回甘生津持久,唇齿留香,口腔清爽,特别舒服!

白茶的香气滋味,千变万化,单靠文字描述太过于单薄。

只有自己切身地喝了,切身实地地感受了,才能明白这让人沉寂的魅力。

《5》

白茶的特殊工艺造就了它最原始的形态。

认为白茶长得像“树叶”,实在是不应该。

在茶圈中,有许多茶友喜欢“以貌取茶”。

例如,秋寿眉。

秋寿眉比春寿眉更加的“长手长脚”看似其貌不扬,甚至还可以说有点“潦草”。

但它压饼后,却是最有可能陈化出枣香的。

所以,在茶圈里,“以貌取茶”万万不可。

每一款茶都有它存在的意义。

每一款茶都有专属于它的忠实粉丝,欣赏它的独特韵味。

作者: xhscyw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